康樂縣貫徹落實強科技行動的具體措施 (2022-2025年)
根據《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(2022一2025年》和臨 夏州貫徹落實《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(2022-2025年)》 的具體措施, 為進一步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機制,增強全縣科 技創新綜合實力,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 作用,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以下具體措施。
一、全力落實政策措施,確保完成任務指標
1.認真落實各項政策。深入研究國家、省州科技創新的各 項政策,特別是中央和省州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、 《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(2022-2025年)》暨《臨夏州貫 徹落實<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(2022-2025年)具體措 施>》,圍繞我縣企業發展基礎,資源優勢,特色產業,積極爭 取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,嚴格落實承擔的各項任務, ,確保項 目取得實效, ,切實增強科技發展后勁。(牽頭單位:縣科技局: 配合單位:縣發改局、縣教育局、縣財政局、縣工信局、具人 社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鄉村振興局、縣文旅局、縣水務局、 縣自然資源局、縣招商局、縣商務局、州生態環境局康樂分局、 縣稅務局、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)
2.加大財政科技投入??h財政、發改、統計、科技等部門 要科學合理安排科技創新資金,2022年科技支出達1500萬元,到2025年科技支出達到3000萬元以上,縣級財政科技支出占一 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1%。(牽頭單位:縣財政局;配合 單位:縣發改局、縣科技局、縣統計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 村局、縣稅務局)
3.不斷增加研發投入。積極引導甘肅建投康甲科技產業發 展有限公司、甘肅康城東業玻璃有限公司、甘肅魯甘康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、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、 、 富康循環 農牧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、甘肅宏?,F代農牧產業有限 責任公司、 甘肅千楓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、康暉農牧公司、新 華牧業有限責任公司、康樂縣金誠農牧業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 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。到2025年,全社會科技 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0.3%。(牽頭單位:縣工信局; 配合 單位:縣發改局、縣科技局、縣財政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統 計局、縣稅務局)
二、科學精準施策,提升創新能力
4.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 “倍增計 劃”,加大科技型企業、創新型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的梯次培育 力度,制定切實可行的 “一企一策”培育計劃, 引導幫助甘肅 建投康甲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、甘肅康城東業玻璃有限公司、 甘肅魯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有 限公司、富康循環農牧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、甘肅千楓 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加大科研投入,新增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、工程(技術)研究中心1-2個,企業研發中心2-3個,加大新 型科技產品研發,每年申請各類專利5-10項,到2025年申請 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-3家、省級創新型企業5家以上、科技型 中小微企業入庫10家以上。(牽頭單位:縣工信局:配合單位: 縣科技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衛健局、縣市場監管局)
5.加強創新應用基地建設。以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重 點,圍繞我縣工業集中區、牛羊、中藥材、食用菌、高原夏菜 等產業,強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,推廣智能化、 數字化應用管 理, ,推廣產品制造、現代化種養殖、農畜產品加工等新技術的 綜合應用。打造工業生產基地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、高原 夏菜育苗基地、 、鳴鹿集約化肉牛繁育園區、 、畜產品加工基地等 科技推廣應用示范基地。(牽頭單位:縣科技局:配合單位:縣 發改局、縣市場監管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省級農業 科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、縣國有資產信息中心)
6.建設成果轉化服務平臺。積極對接省上創新平臺布局, 聯合省內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科技型企業,配置整合科技資源, 搭建創新服務平臺, 引導資金、人才、技術等要素向創新平臺 聚集, 支持創新平臺承擔科技項目,培植科技創新力量。全縣 年科技成果市場交易增幅18%以上,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5% 以上。到2025年,技術市場交易合同達到3000萬元。(牽頭單 位:縣科技局;配合單位 : 縣發改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財政局、 縣人社局、縣招商局、縣農業農村局)
三、組建創新服務組織,實現抱團發展
7.聘請專家開展科技研發。聘請省農科院、 甘肅省農業大 學、州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對我縣科技型企業進行 “一 對一”幫助支持,開展技術研發,借助其人才資源、技術優勢 和實驗設備條件等攻克技術難題,提高企業研發速度和質量。 (牽頭單位:縣科技局;配合單位: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村局)
8.成立科技企業協會。組建康樂縣科技企業協會,由科技 龍頭企業擔任會長單位,各科技型企業為會員,相關科研人員 參與,實現資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權益維護、抱團發展,提升 我縣創新主體的創新效能。(牽頭單位: 縣科技局; 配合單位 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市場監管局、縣科協)
9.組建科技志愿者服務隊。通過組建科技志愿服務分隊, 倡導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、學校社區和工廠企業,開展 美“ “送 思想、送政策、送技術、送服務”等非營利和無償服務活動, 宣傳強農惠農政策、普及科技實用技術、推廣農業良種良法、 解決技術難題、提高公眾科學素質,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、全 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步伐和經濟高質量發 展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撐。(牽頭單位:縣科技局配合單位:縣委 宣傳部、團縣委、縣婦聯、縣工信局、縣教育局、縣農業農村 局、縣鄉村振興局)
四、落實科技政策,增強企業后勁
10.嚴格落實獎補政策。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、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、 、省級技術創新中心、科技企業孵化器、眾創 空間、科技“小巨人”企業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等在積極兌現 省州獎勵補助的基礎上,縣上按照省級獎補資金1:1給予獎補, 對獲得發明專利的企業每項專利獎補5萬元,創新應用型專利 獎勵2000元;對獲得發明專利的個人每項專利獎補1萬元,創 新應用型專利獎勵1000元.(牽頭單位:縣財政局;配合單位: 縣科技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市場監管局、縣稅務 局、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)
11.發揮科技融資職能。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, ,利用科技 型企業發明專利、大額訂單等質押融資,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困 難, ,為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;開展企業保險業務, 降低企 業經營風險。力爭實現康樂發明專利質押、訂單質押的首創。 (牽頭單位:縣金融監管中心;配合單位:縣科技局、縣工信 局、縣市場監管局、人行康樂縣支行)
五、注重人才建設,培育科技能手
12.用足用好現有人才。積極與省州對接,做好“三區人 才”的服務工作。規范科技特派員管理制度,選好、配強科技 特派員,每年選派20名左右科技特派員,推動人才下沉、科技 下鄉、服務三農。(牽頭單位:縣委組織部;配合單位:縣委編 辦、縣人社局、縣教育局、縣科技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財政局、 縣農業農村局、縣自然資源局)
13.加大人才引進。按照《臨夏州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》,吸引省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康樂創新創業。支持企業與省內外高 校院所、企業等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交流合作關系,柔性引進 產業急需科技人才。到2025年,力爭引進省內外高層次人才 20名以上。(牽頭單位:縣委組織部;配合單位:縣委編辦、 縣人社局、縣教育局、縣科技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財政局、縣農 業農村局、縣自然資源局)
14.強化人才培訓。邀請省州領導、專家、學者對我縣企 業管理人員、科技特派員、康樂本地“土專家”進行科技政策、 科技創新、實用型技術的集中培訓。(牽頭單位:縣委組織部: 配合單位:縣科技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工信局)
15、實行縣級科技進步獎評選。制定出臺《康樂縣科技進 步獎評選獎勵辦法》,規范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審獎勵,促進科 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水平提高,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,加快 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步伐。對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- 等獎的單位獎勵20萬元、定額內個人1萬元;對獲得國家級科 技進步獎二等獎、對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的單位獎勵10 萬元、定額內個人5000元;對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、 對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、州級一等獎的單位獎勵5萬元,定 額內個人3000元;對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、州級二等獎的單 位獎勵3萬元,定額內個人2000元;對獲得州級三等獎的單位 獎勵1萬元,定額內個人1000元。(牽頭單位:縣科技局:配合單位:縣委辦、政府辦、縣委組織部、縣委宣傳部、縣科技局、縣工信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教育局、縣市場監管局、縣 稅務局)
六、加強組織領導,保障措施落地
16.加強組織。成立康樂縣強科技行動工作領導小組,統 籌指導全縣強科技行動, 研究謀劃重大科技創新工作、協調解 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,推動落實各項政策和任務落實。
17.營造氛圍。利用科技宣傳活動周和文化、科技、衛生 “三下鄉”,以及科普之冬(春)等宣傳活動載體,組織成員單 位,集中進行科普宣傳、志愿服務、科技咨詢,在全社會營造 鼓勵科技創新發展良好氛圍。
18.鼓勵先進。對發展信念堅定、擔當作為、敢于吃苦、 貢獻突出的科技干部給予表彰獎勵,優先提拔使用。
19.督促后進。對發展形勢、承擔職責認識不到位,積極 性不高、工作滯后、作用發揮不足的干部進行教育引導,督促 積極進取。對國家和省州決策部署、政策措施落實不嚴,工作 中不作為、亂作為、推諉扯皮、 吃拿卡要等現象,嚴肅問責。
康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2年10月11日印發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